《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首发,大量稀见古籍文献公开
澎湃新闻 2023-04-21 18:42:27

古代书画的研究、鉴赏,离不开其作品本身。然而存世作品数量有限,且真伪杂糅。因此,在书画鉴定时,具有可靠性的书画文献为书画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依据。这其中,稿钞本因其私密、未经刊刻、复本较少更显珍贵。

澎湃新闻获悉,《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日前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该书首发式暨出版研讨会4月20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等高校和文博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文献对于美术史研究的价值。


(相关资料图)

《丛刊》首发,或为美术史研究打开新局面

《丛刊》由知名美术史学者范景中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陆蓓容副研究员担任主编,以最新的古籍普查成果为基础,通过文献寓目、版本梳理、解题撰写等研究工作,以原貌影印的方式分辑陆续出版。

《陔华吟馆书画杂物目》书影

《丁丑暂假检书画记》书影《丛刊》初编一函六册,甄选十种书画稿钞文献入编,囊括《乾隆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续入字画》(清内府钞本)《书画目录》(曹文埴家藏目不署作者钞本)《书画目录》(曹振镛家藏目不署作者钞本)《陔华吟馆书画杂物目》(清翁心存撰钞本)《丁丑暂假检书画记》(清翁同龢撰稿本)《授研斋鉴藏录》(清宋齐魏及后人撰稿本)《观澜阁书画题跋》(清金黼廷撰稿本)《存素堂书目诗龛藏书目录续编诗龛书画录》(清法式善撰稿本)《读画记》(清沈铨撰稿本)《清河书画舫》(明张丑撰钞本)。

《授研斋鉴藏录》书影

《诗龛书画录》书影据介绍,《丛刊》具有以下几大特色:选目所涉甚广,涵盖明清重要私人藏家及内府藏目,包括清朝重臣曹文埴、曹振镛及翁心存、翁同龢,明清私人藏家、鉴赏家宋荦、法式善、金黼廷、沈铨、张丑等人的书画目录,反映明清时期书画收藏面貌;精选的稀见钞稿本,或为首次影印出版,或可补现有通行本的缺失,于书画史、收藏史、社会史均有极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原貌影印,保留文献原有批校、题跋、印鉴等全部细节信息,充分展现稿钞本文献的历史文物性和艺术代表性。

丛刊影印《清河书画舫》以国家图书馆藏清钞十一卷本为底本如张丑《清河书画舫》即选择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的早期十一卷钞本影印,以补全今日多见的后世十二卷本、十二卷补遗本的不足。

《乾隆二十六至二十七年续入字画》首页又如清内府钞本《乾隆二十六至二十七年续入字画》,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从前未有大规模流传。其中著录作品在主要清宫藏品目录和今日公开的故宫博物院藏品目录中都少见记载,《续入字画》一类目录,正可以补清内府藏品之缺。

《书画目录》(曹文埴家藏目)所记御赐书画如曹氏父子的家藏《书画目录》中有许多御赐之作,呈现了朝廷重臣的收藏面貌,体现出个人收藏的政治性。相比之下,翁氏父子书画目录中的近人之作尤多,是观察晚清士大夫收藏和时代风气的重要材料。如清人沈铨的《读画记》反映了徽州地区的收藏趣味,清末金黼廷《观澜阁书画题跋录》体现了江南人士的收藏趣味,是为收藏的地域性因素。凡此种种,都构成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作为《丛刊》主编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陆蓓容告诉澎湃新闻,之所以产生对书画文献稿钞本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因为在看书画作品时产生的困惑,“那些画史名作流传到现在都很珍贵,我们今天在博物馆、图书馆看到的都是名家名作,实际上中国的艺术传统是跟文人、士大夫、官人密切相关,在这个传统里有许多艺术史上不讲的人物,他们对书画也非常爱好,收藏很多书画作品。”“我在范景中老师指导下做博士论文时接触到中国书画稿钞本,了解到书画作品跟古人的精神生活关联如此密切,它们不止是一件艺术品,同时也是一种财富,是这个家族可以拿来分家的物品。于是我意识到历史的多重意义,想要了解这个往昔的世界。”

提及《丛刊》出版的意义,范景中对澎湃新闻表示,中国的文人历来最为重视文章、诗歌,对于稿钞本,特别是艺术类的稿钞本,由于它们代表的是一种文人的闲情雅致,不属于经世治国层面的东西,历来不受重视。同时它们被作为一种积累的财富深藏秘所,不为人所知悉,“由于这类文献长期以来流散在个人私藏领域,保存在公藏机构的文献也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而今随着对美术史领域的深入研究,业已出版的文献已难以满足当前研究需求,我们需要将眼光往更深广的领域进行发掘。”

专家论道 加强艺术古籍文献整理利用

近年来,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艺术类古籍整理出版的工作仍相对薄弱,与当前艺术史的学术研究现状不相适应。

在今天举办的新书发布暨出版研讨会上,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等高校和文博单位的二十余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对艺术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艺术学科对古籍文献资源的利用等展开讨论。

《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首发式暨出版研讨会现场复旦大学教授吴格认为,《丛刊》的出版体现了古籍领域几方面的成果,其一意味着稿钞本在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中越来越受重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古籍整理规划会议上,当时还健在的顾廷龙等老一辈先生眼光非常长远,他们提出除了常用、公认的重要典籍以外,在各地图书馆,包括图书馆以外的博物馆、文管会、档案馆及其他藏书机构中,一些未曾有机会刊印出版的稿钞本往往不受重视,长期受冷落,但这其中往往就有“宝贝”,他们呼吁各地古籍工作者、出版工作者要予以重视。其二,《丛刊》的出版也是专科文献整理的新成果,对美术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内页复旦大学教授陈正宏表示,艺术文献越来越受重视,艺术史越来越向纵深研究发展,这是令人欣喜的事情。他回忆自己当年在做《沈周年谱》编撰时,文献的获取就非常吃力,曾到北图去手抄文献,还难以抄全。当时就在想,这个文献要是能全部公开就好了。他同时提到,现今一些著名文献,很多刻本的东西是不那么可靠的,这时候稿钞本就显得非常重要,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一手材料。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一系列丛书的出版对以后的学术研究价值将越来越显示出来。

《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内页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李维琨提到,这套《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是一套崭新面目的美术史方面的案头书。稿钞本跟现有刊印本之间也存在差异。“丛刊中一些稿钞本是过去我们所未知的,它们被发掘出来了,为美术史的思考和研究提供新的方向;而对于已经存在刊印本的文献而言,稿钞本也是一种补充,这些新发掘的稿钞本和已有的刊印本存在详略、精粗、残和全的异同。”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翁连溪表示,其他领域的稿钞本整理得比较充分,但是像书画类的稿钞本还是古籍整理的薄弱环节,而且这些稿钞本过去很多都是私藏的,对外也是秘而不宣的。通过《丛刊》选目如《乾隆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续入字画》钞本等,可以了解当时书画的存藏情况,考证书画的流传经过,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和宫廷藏画等都非常有意义。

《中国书画文献稿钞本丛刊》新书揭幕现场上海图书馆研究员黄显功表示,艺术文献的出版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业界对古籍刻本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对艺术文献这种专业文献,过去很少出版。现在越来越认识到稿钞本的出版对文献的传播、对学术的后期研究整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黄显功表示,上海图书馆近几年也在不断推进稿本的出版工作,也希望这类专业文献能得到社会上专业人士的开发和利用。上海图书馆研究员梁颖表示,在古文献的整理过程中,稿本,尤其是钞本的整理难度是最大的,想要确定钞本的文献价值,细读文本的工作是绕不过去的。据悉,《丛刊》初编的编纂出版历时五年,二编即将于今年年底出版。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王立翔表示,今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将会启动“中国艺术文献集成”项目,是全门类的,涉及中国传统艺术的多个门类、各个方向,此次出版的稿钞本的丛刊项目将成为艺术文献集成项目的分支。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