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健康第一”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或核心理念由来已久,已渗透于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和领域。2022年4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再次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那么,如何落实好“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需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课程目标:“育体”与“育人”。从身体健康的一维健康观到立德树人的全面健康观,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演进。“育体”的课程目标使教师聚焦于运动技术,只重视一个个单一动作技术;“育人”课程目标的设立,意味着要突破以往对“健康”的狭隘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就意味着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要站在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来思考,希望通过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实现身心一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目标。
课程结构:“体育+健康”与“体育与健康”。为进一步强调健康课程的重要性,教育部将课程设置中的“体育”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自改名之初,学术界就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激烈讨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健康课程是以传授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技能、培养健康态度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为目标的课程。
新课标指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是核心素养的3个维度。因此,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对于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核心素养3个维度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二是健康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与体育观,激发学生促进健康的内在动机;三是将健康教育与运动能力相融合,健康行为可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比如各项体育活动可以基于健康指标提出特定生理负荷的量和强度的要求;四是将健康教育与体育品德区分开,明确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整体育人的基础上重视各自的教育情境育人。
课程内容:“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新课标指出“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课程性质具有实践性特点,重视学习的体验性、情境性、应用性。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层面应做到:一是改变以往把健康教育等同于理论知识的观点,健康教育本身就是针对健康行为知识的实践教育;二是关注课程内容结构化,以健康行为为焦点,在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基础上,依托大单元、大任务、大问题的教学实施,最终将健康教育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健康实践之中;三是尝试跨学科主题学习,注重生活应用情境和真实情境的创设,结合健康教育的内容,多学科交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整合所学知识内容并独立分析,凸显健康教育的实用价值;四是课程标准中提出教材编写原则“以健康教育内容为主,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内容为辅”,这使得健康教育内容更加严谨,健康教育体系也更加完整。
课程实施:“体育教师”与“体育与健康教师”。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者,是否具备健康教育素养无疑将关乎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育”与“健康”的融合质量。为了适应教学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新课标指出,逐步提高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教学提示启示体育教师如何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结构化知识等,帮助教师对健康教育形成具体、深入、立体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操作性,强化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只重视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思想,以核心素养为纲,重视健康教育;二是体育教师要改变知识结构,通过分层次培训、校本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实现从体育教师向体育与健康教师角色的转变;三是体育与健康教师不仅是课程执行者,还是课程设计者。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和实践、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等方式,主辅协同、点面结合、综合交叉,不断完善课程实施路径。
(作者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教师报》2023年06月21日第5版
作者:翟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