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有的创作都离不开土地,我把这种创作方式称为‘黄河尕谣’。它就像万亩良田,而我在上面播种。”近日,在2023中关村音乐季首场演出“方言麦霸音乐会”上,记者采访了来自甘肃白银的西北根源音乐人张尕怂。
从2008年开始,张尕怂每年都会在西北各地村落采风两三个月,至今已经拜访了数百位民间艺人,收集了大量濒临“遗失”的西北花儿、小调、社火、秦腔、陕北民歌等30多种曲风、成千首民间歌谣和曲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尕谣”式音乐风格。“方言音乐的创作离不开脚下这片土地,更离不开家乡。”关于方言音乐,他这样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西北根源音乐人 张尕怂
记者:这场音乐会上,方言音乐人用经典合唱、流行串烧、民谣改编等形式展示方言魅力。您如何看待方言文化与音乐相结合的形式?
张尕怂:其实这种形式在中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比如,在甘肃,方言文化跟音乐就慢慢地产生了很多连接。大家都熟悉的西北秦腔,就是这样。
还有一个很好的点,就是它可以细化到每个村子,因为有时候两个村之间的方言就不一样,再加上方言本身有旋律,所以,每个村子都有能代表自身的一种音乐形式。同样的旋律,被不同村的人唱起,可能一张口就能知道你来自哪个村,我觉得这就是方言文化和音乐相辅相成的特点。
记者:在此基础上,您作为活动的明星发起人,如何看待这类方言音乐比赛的创新性?
张尕怂:一开始都不知道什么创新性,很多都是本能的。拿我自己举例吧,我也是用方言唱歌,从最初到现在玩了十几年(音乐)了。我发现,这是一个挖掘自己内心的事情——你和故土有多少联系,你来自哪里,心里好像时常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你,不管你走多远,你还是你。
所以,当你唱起这样的歌曲时,你能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创新性。偶尔一句家乡话都会让我很兴奋,现在我自己就是在这样一个阶段。
此外,我的名字叫“尕怂”,本来就是方言。我出去演出的时候,有时候会用方言唱歌,唱自己家乡的民歌、小调,无论城市大小,收到的从来都是拥抱。因为方言和这种亲切感,是埋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这是一种传承和唤醒,也可以说是另一个创新性。
张尕怂(中间)参加方言麦霸音乐会演出
记者:现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年轻人可能不太了解方言,这种情况下如何推广方言音乐?在音乐跨界合作方面有哪些心得?
张尕怂:在我看来,像我平日里接触的人,大多不是说他不会说方言,我觉得只是需要信心,需要一个(方言)圈子。大家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可能说的都是普通话,没有这样一个(方言)环境,而不是说他忘记了方言。随着这几年方言音乐慢慢兴起,大家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份宝贵。
还有,因为咱们中国很大,一个地方的人和另一个地方的人,怎样做到真正的沟通和融入,我觉得当说起家乡方言,讲起家乡美食或文化时,大家是愿意交流和探讨的,这是很有意思的过程。
音乐也是这样,音乐的跨界合作呈现给大家的,不仅是音乐,更多的是文化间的交流、碰撞,通过音乐能感受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记者:作为青年音乐人,如何看待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直播等对音乐的推广和对文化的传播?
张尕怂:我做了十多年的民间音乐,我认为,民间音乐最有包容性,而且它很与时俱进。对我而言,它不止是一段旋律,也不仅仅是用方言唱歌。它不光有听觉,而且还有嗅觉、触觉。就是你听歌的时候,通过一些家乡方言或者调子,好像真的能感受到那个场景,家乡的风吹草动、奶奶的叹息声、妈妈喊孩子回家吃饭……对我而言,这都是民间音乐,它是无处不在的。
所以,不管是短视频、直播,还是其他互联网上的新形式,最先进入的,都是民间的、方言的内容,不同地方的人都在借助这个形式展示自己,也就传播了多元的文化。
记者:互联网时代音乐版权保护一直很受关注。作为一名原创音乐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尕怂: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往长远来看,别人我不知道怎么做的,但就自己而言,所有的音乐都是从民间采风来的,我把现在民间快要失传的一些内容和创作采集下来,在自己创作时加上它的背景和相关创作人的名字。比如,我的师傅刘延彪,他就是我在采风路上遇到的,可能本来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我把他的东西采采集完后,在路上唱出来,再把他名字标上,我就希望很多年以后还有人知道他。打个比方,五百年以后观众们能够知道,从历史上看这是张尕怂和刘延彪创作的,这是我理解的版权。
采访:李政葳 撰文:雷渺鑫 摄影:刘昊、潘迪 统筹:王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