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重点人群需加强防护(主题)
北京日报讯(实习记者 柴嵘)昨天,国家疾控局发布《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指南明确,老年人等敏感人群、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户外作业人员三类人群是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在高温热浪下需加强自身防护。
高温热浪可直接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第二类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人员。
指南建议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要尽量避开高温,避免剧烈活动。在户外玩耍的儿童尽可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同时,敏感人群应保证水分充足,补充电解质,主动、多次、适量饮水。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也应及时补充水分,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需要服用利尿剂,要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可通过餐食和饮品适量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若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应咨询医生如何补充电解质。
高温热浪下,户外作业人员在进行中等强度作业活动中,应每15至20分钟喝1杯水。工作时,宜穿着反光衣服和放置冰袋的冷却背心,并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尽可能将高温暴露较多的工作安排到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户外作业人员也应定时休息,休息宜选择阴凉处或有降温设备的场所。此外,户外作业人员要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若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适量喝水降温。如病情严重,应即刻就医或呼叫救护车。